新闻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 居家养老加盟:社区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 发布者:北京思杰佳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2/12/8 0:00:00
  • 智慧养老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发展变化,人口老龄化趋势逐渐加剧,传统居家养老模式难以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的现象愈加明显。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社区居家智慧养老模式的发展正成为优化传统养老模式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

    老人养老,是家庭生活的重要方面,也是国家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让老人老有所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老人享受幸福晚年生活的重要保障。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居家养老方式已很难满足时代的养老要求,新的养老方式必然走向社会,社区居家智慧养老现已悄然走向市场、走入社会,进入部分老年人的生活。面对这一新课题,我们要积极对待,多方扶持,促进养老事业健康发展。

    一、社区居家智慧养老的内涵及重要性

    1、社区居家智慧养老的内涵

    社区居家养老不同于主要靠子女和家人养老的传统居家养老方式,主要采取以社区为依托,把传统家庭养老方式与养老社会化结合起来,有效整合社会和家庭的多种养老资源,服务于社区中居住的老年人,向他们提供日常简单医疗、生活帮扶、精神心理慰藉、其他服务及产品的一种养老模式。

    智慧养老是信息时代一种养老的新理念、新模式,是基于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整合各类社会养老资源,为老年人提供自动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养老服务方式,尽可能满足老年人的生活、心理等多方面的需求。

    而社区居家智慧养老模式是传统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升级版,将其与智慧养老共同升级并紧密结合,形成以社区为依托、家庭为核心、个性化和专业化服务为载体,结合互联网技术、社会工作和医院疗养等方面,整合线上和线下资源,实现养老服务供给资源集约化的现代化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简言之,社区居家智慧养老就是依托物联网技术和智能设备,利用大数据为老人提供针对性、个性化、多样化的便捷、健康的智能产品和服务,使老年人在社区或在家中就可以享受到自助售餐、清洁服务、家庭医生等各项服务。

    2、社区居家智慧养老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阶段,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据报道,我国老龄化现象在2020 年将步入加重阶段,2050 年将进入超高阶段。我国独生子女家庭基数庞大,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愈加迫切。2015 年,国务院指明了要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了要构建养老新体系、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的新要求。这都表明了社区居家智慧养老服务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社区居家智慧养老打破了传统的养老模式:服务应用上,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降低服务成本,实现服务优质高效;服务形式上,打破传统的点对点、包对包的服务形式,实现在社区居家就可得到包对点的服务,享受到智能化、精细化服务,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服务内容上,突破了传统的助老范畴,弥补了传统养老模式的缺陷,尊重老人需求意愿,让老人摆脱被服务的束缚感,满足老人的多层次需求,提高老人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这一养老模式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其发展不仅可以使老年人舒心、儿女放心,而且可以节约社会资源和家庭资源,在遵循孝文化的同时减轻社会养老压力,提高人民对国家政府的满意度,促进中国社会文明进步和经济更好发展。

    二、社区居家智慧养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投资成本过高,覆盖面窄,地区间发展不均衡

    社区居家智慧养老的实现要求老人家中配备各类传感器和智能设施。据调查,对于居民来说,各类传感器、智能设施配备齐全需花费上万元,负担成本较高,一般居民无力承担过高的费用,难以选择社区居家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对于企业来说,建成一个2 万用户的养老服务平台,费用约需300 万元,若配备呼叫中心、联网报警等系统,则需近千万元,每年的运行费用需要100 万元以上。投资数额巨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较小、居民选择问题等众多因素导致当前愿意投资建设社区居家智慧养老项目的企业较少,目前其覆盖面仅局限于北京、上海、杭州、青岛等一二线城市的部分社区和福利院,三四线城市尤其是农村根本无法覆盖普及,造成了智能养老服务的发展程度低、地区间分布不平衡和差异大,导致老人享受不到均等的智能养老服务。

    2、智慧养老平台整合资源能力参差不齐,信息封闭隔离

    目前,全国很多社区居家智慧养老平台分布于省、市、县、社区各个层级,但多数平台缺乏开发多功能、多元服务的能力,只能用于简单服务信息的收集、发布等,部分有能力开发的平台受诸多因素限制,难以下沉到线下服务端,进行多方面线上线下养老服务的整合运用。平台衔接性不强,无法与医疗、送餐、保洁等信息进行有限信息资源对接,无法保障产品服务的智慧性和智能性,难以达到预期的服务效果。目前,国家和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的养老服务平台标准方面的法规政策文件少,而且缺乏平台的具体操作要求和运行标准,实践性差、指导作用不强,导致各类服务平台之间信息不能互联互通,形成信息隔离;各部门信息不畅、功能堵塞,服务资源得不到共享共用,服务能力低、运行效益差、成本高。

    3、法律保障体系欠缺,行业运行标准和监管缺失

    社区居家智慧养老在我国还处于创新试点期。目前出台的与养老有关的法律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针对社区居家智慧养老的法规文件或法律条文还尚未颁布,行政法规层面的文件较少;正在逐步陆续出台的一些相关政策文件,多为指导性意见,不具有法律效力,这让社区居家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缺乏法律法规的保护和保障。

    同时,政府和社会也对其缺乏监督和监管,这可能会造成两方面较为严重的现象。一是社区居家智慧养老产业缺乏法律法规许可下的统一市场准入条件、相关产品和服务的标准,造成不同机构不能展开公平竞争,智能养老产品的质量差异大,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市场运作不规范,养老行业正常发展得不到有力保证。

    例如,浙江乌镇居家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工作实施的标准只能简单依据《椿熙堂居家和社区服务标准及规范(试行版)》和《居家养老服务与管理规范》,由于社会和市场上缺乏统一的社区居家智慧养老服务的软硬件建设标准、服务内容及服务标准等,各类服务只能由服务中心自行制定,且自行制定的标准只适用于自身,而无法适用于其他地区养老机构。

    二是社区居家智慧养老缺乏具有法律效力的政策法规的制约和监督,容易导致整个社区居家智慧养老体系的运行失控,市场混乱,服务效益低下,服务对象权益得不到保障,行业发展乏力,致使一些社会资本想进入该市场时会有所顾虑,造成投资动力不足,阻碍了社区居家智慧养老更快发展,这是该养老方式发展中的一大短板。

    4、研究技术不够成熟,专业技术和服务人员缺乏

    目前,我国社区居家智慧养老产业的技术链还处于萌芽期,其物联网、大数据和信息安全等关键技术还存有一定欠缺,研究内容也主要局限于智能产品和智能平台,且相对于国外的居家智能养老侧重于技术和应用的开发,我国的核心智能技术储备不足,智慧养老软硬件发展滞后,智能平台的功能研究过于简单化、单一化,缺乏创新性,在信息数据的应用处理方面还无法实现利用大数据过程中数据信息的充分采集、有效分析和整合,不能做到精准无误,不能保障信息的完全性。

    在专业人员方面,智慧养老的实现要求相关技术人员熟练掌握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具备智能系统的操控和信息数据处理等能力;要求相关服务人员具备老年人基本健康医疗护理、心理疏导、突发急救等专业知识以及能使用智慧养老平台和产品的基本能力。

    但现阶段我国专业技术和服务人员数量明显不够,且缺乏专业的技术、服务团队,从业人员普遍技能不足、素质较低,导致无法较为科学有效地接近老人、了解老人、服务老人,难以制定出具体可行的个性化社区居家智慧养老方案,达到社区居家智慧养老服务各方面的要求。

    三、推进社区居家智慧养老发展的对策

    1、政府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养老服务

    社区居家智慧养老服务事业,迫切需要政府给予资金支持。政府要加大资金方面的投入力度,推动智慧养老服务产业向前发展,引领整个养老服务市场健康成长,逐步解决好我国老龄人口加剧、养老任务加重的社会养老问题。目前,政府资金在社区居家智慧养老领域的投入中所占比例较小,智慧养老产业脆弱,社会覆盖面小,经济发达地区多集中于养老机构,经济较弱的地区根本没有资金引入智慧养老产业。因此,政府要立足现实,破解制约社区居家智慧养老产业发展的瓶颈,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为购买智慧养老服务的硬件智能化设备产品提供财政补贴,扩大智能养老服务平台规模和平台建设维护的资金投入量;明确政府对老年人使用智能养老服务产品的补贴标准、购买服务目录及价格;做到政府财政资金在地区间均衡分配,逐步实现经济发达地区普及智慧养老智能化设备,经济较为落后地区兜底保障困难老年人享受社区居家智慧养老服务。

    政府在社区居家智慧养老服务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要大力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到社区居家智慧养老建设中,稳步推动社会多元主体成为社区居家智慧养老发展的主体。扩大社会多元主体在智慧养老服务方面的覆盖面,不仅有利于为社区居家智慧养老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而且可以加强各地区社会组织与社区、服务平台的密切联系,更好地促进各地区实现社区居家智慧养老服务的有效供给。

    2、加快建设统一的服务平台,畅通社区居家智慧养老产业链

    当前平台整合资源能力参差不齐,一方面是平台自身建设的功能和质量问题,另一方面是政府、社区、机构、各平台间壁垒重重,阻碍了信息的共享交流。老年人是否愿意接受社区居家智慧养老这一新模式、社区居家智慧养老能否更好更快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平台数据安全的保障程度、平台功能是否齐全、平台的使用能否真正带来便利性、能否真正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等。

    因此,该服务的关键就是要打破各功能主体之间的壁垒,建设统一的服务平台,把社区、医院等各类养老服务资源集合在一起,充分挖掘各主体信息,实现信息的实时交互共享,保障平台的安全性、统一性、实用性、开放性和便利性。

    同时,要加快畅通社区居家智慧养老产业链,解决各服务环节各自为政、链接性差、碎片化严重的问题,鼓励各方主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好平台与社区、老年人的紧密连接,加快老年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的发展,促进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实现养老资源利用最大化,提高社区居家智慧养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真正提升老年人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3、加强法律法规和信息规范建设,建立健全评估监督机制

    为保障社区居家智慧养老产业在正确轨道上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出台相关养老产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加强网络信息保护和信息制度建设,加快制定大数据隐私保护和数据质量管理的政策法规,确保信息数据的安全以及智慧养老市场的良好发展,保障老年人的合法养老权益。另外,政府应发挥行政职能,统筹规划,统一布局,建立健全评估机制,组织制定国家智慧养老行业的各类标准,明确社区居家智慧养老平台及相关智能产品的技术标准、社区及养老机构照顾老人的服务标准、产品价格标准等。认真做好各环节运作的监督和考核,避免出现相关企业和员工弄虚作假、老人被满意的问题,提高社区服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服务质量,促进社区居家智慧养老产业链健康发展。

    4、提升智能养老技术研究水平,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社区居家智慧养老的发展,需要智慧养老产品的研究设计、操作运用等技术人员和智慧养老服务人员两大专业人才的支撑。技术人员设计的产品功能和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都会直接影响社区居家智慧养老的服务质量。

    因此,国家首先要加快专业型人才的培养,鼓励高校根据社会发展需求设立相关专业,培养一批高技能的研究人员和高水平的服务人员;其次,设立志愿者服务机构,鼓励志愿者加入养老服务行业,扩大服务人员力量,同时做好志愿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保证他们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再次,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提高智慧养老产业相关人员的工资待遇,吸引更多高水平专业人才加入智慧养老行业,加快智慧养老产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最后,要建立相关考评和奖励机制,调动专业技术人才和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当前,我国社区居家智慧养老正处于初步发展的探索期,也处于迅速发展的机遇期,出现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社区居家智慧养老模式的发展势在必行。我们更应理性认识到,推行社区居家智慧养老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由量变到质变逐步发展的过程。相信在政府、社区、企业、家庭和老人等多层次主体合作共赢的基础上,我国养老服务业一定能实现质的飞跃,驶入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


微信二维码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