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幸福养老
- 发布者:北京思杰佳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7/11/8 0:00:00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老年人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养老是社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中国的老龄化程度正不断加深。截至去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3亿,占总人口的16.7%,远远超过了联合国对老龄化社会的认定标准(10%)。而大城市的老年人口比例更高,北京市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北京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约329.2万人,老龄化比例超过24%,每百名劳动年龄人口至少需抚养38位老人,每两名多劳动力就要抚养一名老人。
在庞大的老龄人口基础上,健康中国的建设,离不开幸福养老的实现。“老有所养”的实现,将打通健康中国建设的“最后一公里”。
直面“未富先老”难题
中国的老龄化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由“年轻型”向“老年型”的转变始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到上世纪末,中国正式迈入老龄社会,人口年龄结构完成了发达国家要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实现的转变。
专家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降低了死亡率、延长了人口寿命,老年人口的绝对规模明显扩大;同时,计划生育政策使出生率下降、少儿人口规模减少、老年人口比重提高,让中国老龄化速度不断提升。
目前,中国老年人口数量还在以每年800万的速度增长。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认为,按目前的趋势,到2050年左右,中国老龄人口比例会达到峰值,每3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老人。
正是由于“跑步”进入老龄化,中国在养老问题上面临难题,尤其是“未富先老”状况突出。
整体来看,发达国家是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000美元到1万美元进入老龄化的,中国则是1000美元。由于人口的消费高峰过早出现,老龄人口购买力不足。相关调查显示,目前中国超过1/3的家庭仍依靠子女供养,超过半数的老人期望与子女同住,只有约24%的老人能够依靠养老金生活。
据全国老龄办提供的数据,到2020年,中国的失能老年人将达到4200万,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将达到2900万,这给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体系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如今我真正感受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不易。”在北京工作的吴迅是“80后”,也是家里的独生子。1个月前,他的母亲生病住院,一下子打乱了一家人的生活节奏。
“白天有护工在医院照看,下了班我就赶紧过去。岳父母也从外地赶来帮忙照看孩子。”吴迅说,他和爱人平时常常加班,有时遇到两人都有事,一家人都忙得焦头烂额。
“直到母亲住院,我才真正有了 父母变老 的实感,可自己又不能时刻陪在他们的身边,确实有一种有心无力的感觉。”吴迅说。
长期以来,居家养老是中国人最普遍的养老方式。但随着独生子女家庭面临的养老困境日益凸显,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总量大,家庭养老支持功能明显弱化。为此,中国正在探索建立多层次的养老模式。“十三五”期间,中国将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吴玉韶说,“十三五”期间,中国养老仍将延续“9073”模式,即90%居家养老,7%在社区养老,3%在机构养老。从国家层面,中国将强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推动机构养老提职增效,加强农村养老服务。
专家认为,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应“立足社区、服务居家”,发挥社区连接居家老年人和社会化养老服务的中介和桥梁作用。政府应积极制定家庭养老支持政策,通过税收优惠、经济补贴等多种方式鼓励子女与父母同住,减少老年人独居现象。此外,政府和社会也应重视家庭照料者(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状况,为他们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和指导,促进有老年人的家庭健康和谐发展。
壮大养老服务和老龄产业
面临老龄化社会的新变化、新特征,中国的养老事业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例如,老年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普遍增强,财富积累及消费能力也有一定的增强,随着预期寿命的提高,老年群体在生活中对外部力量的依赖也会相应减小。
专家表示,政府应对养老服务业给予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家庭对老年人给予基本生活照料与精神陪伴、市场主体和以养老服务机构为代表的非营利性组织应主动嵌入社区。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有效发挥市场作用,推动养老服务业和老龄产业发展壮大。积极培育社会组织,发挥它们在社会化养老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翟振武建议,应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把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有机结合起来,高效整合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两方面资源。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鼓励个人从年轻阶段就开始为应对老年护理风险进行资金储备,有利于切实保障失能人员特别是失能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权益。
此外,随着未来老年人口教育水平的提升,养老方式与养老渠道的创新也应提上日程。如发展智慧养老平台,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需求特别是精神生活上的需求;建立老年居家紧急呼救系统,在小区服务中增加老年紧急呼救响应服务,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等。
-
上一篇:养老机构老人护理级别变更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