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 陕西:文化养老、健康养老
  • 发布者:北京思杰佳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1/7/25 0:00:00

  • 尊老、爱老、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发展态势,养老已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陕西省安康市60岁及以上人口52.3万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37.24万人,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未备先老”“未富先老”的情况已无法回避。




    为积极应对银发浪潮,探索养老服务的新路径,促进养老事业健康发展,今年3月以来,安康市政协组织行业专家、政协委员先后深入8个县区、23家养老机构、21个社区进行调研,组织召开座谈会12场,对6000余名城镇老人开展问卷调查,并赴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天津等地考察,学习借鉴养老工作经验。

    调研发现,养老用房规划跟不上形势需求、养老服务内容与需求不匹配、医养结合“两张皮”等问题重重,亟待解决。如市民政部门多次在中心城区、江南片区寻找腾退的公产房无果;旬阳县城关镇老城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位于龚家梁上,没有公路不通车,到“中心”去必须爬坡上坎,高龄、病残老人望而却步。

    “90%以上的老人希望能就近就地居家或社区养老,其最大需求是日间照料。”7月6日,安康市政协围绕城镇养老工作进行专题协商,市政协常委茹甫毅在代表教文卫体专委会发言时表示,调研中仅有1个社区照料中心具有“照料”功能,其他“中心”只能为健康老人提供书画、歌舞、打麻将、做手工等文体娱乐休闲交流服务,无力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和医疗护理等养老服务,并且许多社区对辖区内老人基数、基本需求、失能失智失独人数等情况心中无数。

    市政协委员、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张昕建议,要从破解服务能力和养老需求不相适应入手,根据各层次、各年龄段、个人健康和经济能力等情况,通过“托管、嵌入、签约”的方式导入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资源,建设集日托、托养、助餐、助浴等功能于一体的养老服务综合体系;落实“十四五”规划提出的“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的举措,鼓励医疗机构建立家庭病床并给予运行补贴,出台家庭医生执业管理办法,为家庭医生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法律保障。同时,要充分发挥公立医院的医疗条件、设备齐全、专业护理等优势,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医养结合中心项目的倾斜扶持。

    去年8月,陕西确定22个省级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安康市护理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是安康市唯一一所获此殊荣的学校,承担着养老护理员培训任务。市养老协会秘书长陈先林表示,要大力改善护理学校的设施条件,加强师资建设,提升办学质量,真正成为培养养老服务人才的生力军。

    在行业管理方面,市政协委员、市发改委副主任邓军建议,应尽快出台行业服务标准,探索建立长期护理险制度,积极开展老年人长期护理险试点,保障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需求,增强对护理照料的支付能力。依托骨干企业、产业协会和社会组织组建康养产业联盟,促进康养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整合,实现网络化发展、系统化集成、智慧化互动。

    目前城镇养老事业重点在保基础、保医疗,对于有经济条件、身体健康的老人来说,满足精神慰藉才是重要选择。为此,7月14日,安康市政协调研组前往市老年大学了解具体情况。

    对老人而言,与社会的接触、丰富充实晚年生活更加重要。老年大学是一个能够提供“与人接触”“有点事情做”“消遣时间”的平台。很多老年人表示:“年轻的时候忙忙碌碌,突然闲下来了感觉无所适从,就想进入老年大学学点东西、交交朋友,退休生活也能有滋有味。”

    调研组表示,政府部门要统筹规划布局,合理配置资源,学校要根据形势需求及时适时调整课程设置,将老年大学的品牌延伸到居民社区,扩大文化养老覆盖面,要以办好老年大学为载体,鼓励支持行业组织、企业院校积极探索丰富多样的办学模式,构建多元“文化养老、健康养老”格局。




    “因为关乎民生,所以格外在乎。”调研组耗时4个月,分别从城镇养老的不同方面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为推动安康市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诤言献良策。他们表示,此次专题协商只是开始,养老事业发展不停,建言献策不止


微信二维码回顶部